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
(第九稿)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层级、提高政府透明度、服务和管理质量,是加强政府内部协调性和为民服务互动性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务建设要以政务为龙头,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服务为出发点,稳步实施,务求实效,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近年来,本市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子政务专网初步建成,信息资源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全面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网站群“首都之窗”不仅提供政务公开而且开展面向公众的在线服务,一批应用系统已相继建成。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仍有较大差距差,政务公开远不能满足群众要求,部门间资源共享的矛盾日益突出,业务流程充分优化的系统尚未成功,信息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电子政务带动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不明显,特别是在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下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方面尚存在思想认识和体制性障碍,本市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文件精神和“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化的新路子”的要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保障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全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大力整合信息资源,不断优化政务流程,推动政府体制创新,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建设原则,加强电子政务建设,2004年全面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政务公开;2005年使网上办公成为公众和企业办事的重要手段;2008年初步实现政府全天候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坚持以公众为本、服务为本,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加快政务公开和为民服务建设,建立公开信息和服务内容的整合机制和监督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基于网络的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完善“首都之窗”、整合呼叫中心,重点建设紧急救助服务、非紧急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城市导航服务、网上办公(审批)、就业服务、投资服务平台、英语网站等重要信息系统。发挥好“数字北京信息亭”、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社区信息服务等的渠道作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