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彻底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课堂有声有色,其乐融融。新课改的舞台是广阔的,它让老师和学生在充满激情与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共同提高,它是成为人性教育的殿堂,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家的快乐。(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给留守儿童家的温暖学校本着”拓展视野,培养习惯,激发兴趣,砥砺意志”的宗旨,根据学生的爱好,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课程,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并将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活动课。兴趣小组有美术、书法、音乐、棋类、体育、舞蹈、写作、英语、武术、信息、科技等10个,充分体现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性;活动课力求人人有事做,人人做趣事,堂堂精彩纷呈。老师放弃了周末、
f节假日和课余活动时间,无偿为学生做指导。这既发挥了老师的专业优势,又充实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培养技能的同时,又调适了情绪、陶冶了情操。针对初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学校政教处、团支部配合各班利用出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表演、展演等形式开展多种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增长才干。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课和讲座,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生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五)宽严相济的教师队伍,给留守儿童家的爱意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细小心灵。针对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我校成立了“代管家长”队伍,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了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这些“代管家长”扮演着三个角色,即老师、爸爸和妈妈。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这些留守孩子在学校里愉快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他们感受的是家庭一样的温暖。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发动全体学生都来帮助和关心留守学生,与他们结成互助对子,
f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师生情、同窗情的双重呵护下,留守学生不再孤独消沉,而是敞开心扉,开心的生活,努力地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六)规范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给留守儿童家的安全良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