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C
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得出结论
后,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答案:B
2
f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
,已知全长的
是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和米对应的分率。
4如果是(),最小的是()。
,且
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D,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较未知数的大小。可
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
,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
,所以
。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
应补充的条件是()。
,那么横线上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及解答思路的理
解。
答案:A
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是具体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
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3
f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答案:(1)解:设单位“1”的量为千克。
答:单位“1”的量为980千克。(2)解:设水稻吨。
答:水稻有75吨。解析:可先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之处:第(1)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第(2)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量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单位“1”的量。具体解答中,也可要求学生先列出数量关系。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答: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2)
(天);答: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4天。
(3)
(天);答: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解析:因单位“1”是抽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