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30mi
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3采用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道路、车道板或行车轨道等设备应平顺、牢固。4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或车道板的纵坡不宜大于15。用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cm。用轻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凝土拌和物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5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6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
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7采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除应按JGJT10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加强组织和调度安排,确保连续均匀供料。2)混凝土泵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机械的供应能力相适应。3)混凝土泵的型号可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4)混凝土泵的位置应靠近浇筑地点。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m。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混凝土或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推向远处。5)配置输送管时,应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输送管应平顺,内壁光滑,接口不得漏浆。6)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
f钢筋接触。
7)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
8)混凝土宜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