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血液循环》的难点
作者:林妙爱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09期
《血液循环》是《生物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必须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其中血液循环途径方面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本人通过编制顺口溜和利用简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突破了难点。
一、阅读课文,了解血液循环的大致途径,构建循环路线简图
阅读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在回答问题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细致的分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血液循环的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血液循环的整体过程和体循环及肺循环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二者作为难点,希望能使学生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独立进行的,汇合于心脏,组成完整的循环途径。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清循环起点和终点,初构循环路线简图,紧接着让学生比较肺循环和体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清以下两点:(1)血液循环的起点都在心室,终点都在心房。(2)血液若从心脏左边出发,回到右心房,若从心脏右边出发,回到左心房。在大概了解了课文中的血液循环之后,我让学生用最简单的字句表达出来。学生很快总结出相同点是:室出房进;不同点是:肺循环右出左进,体循环左出右进。利用这三句话,我让大家用心形和箭头画了一个简单的血液循环图(下图),并且回顾前面所学血管方面的知识,结合血液流动的方向:心脏内是“房→室”,心脏外是“动→毛→静”说出:图中①到⑩的结构名称;两条循环途径的名称和路径。
血液循环示意图
肺循环:③右心室→⑤肺动脉→⑥肺毛细血管→⑦肺静脉→②左心房
体循环:④左心室→⑩主动脉→⑨各器官毛细血管→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二、结合细胞的呼吸作用疏通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流通
生物体只要活着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就有大量的活细胞在每时每刻进行着呼吸作用,不断地吸收氧气和放出二氧化碳。图中的⑨相当于各个器官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细胞所需要的氧气来自于外界的空气,必须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