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
安徽省蒙城县三义镇李楼小学:刘振奇
邮编:233525
联系地址:安徽省蒙城县三义职高西校区(刘振奇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解决本文生字词。
(3)、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
(1)、认读“弋、茵、频、蔚”4个生字,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巡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
意思。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含义,体会
诗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感,用读激情。
(2)、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的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及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儿童诗,作者以饱含深情、
直白而又凄楚的语言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作为老师,我读了本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虽然无法阻止罪恶的子弹和战争的发生,
但我们可以把对它们的憎恨、对和平的祈盼,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文、通过语言来让更多的人发出对
和平的呼唤、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
1
f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及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含义,感悟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备课时,我通过百度搜索从互联网上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一些教学资料,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利用百度搜索从互联网上搜集了有关本课的图片、音乐、朗读带,然后制成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PPT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来了解本文,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对和平的祈盼。
四、教学方法
本文作者使用直白、凄楚而又不失童真的语言控诉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为了突出本课重难点,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始终以读带讲,贯穿全文。课堂上我采用齐读、范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等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在读中悟、悟中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通过一幅幅美景图与战争的场面对比,将文字转换成图片,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