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3《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戏,是表演者扮
成各种鸟兽神仙。《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7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
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9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19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21《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22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23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
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24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25大万是“万人”之长(首领),是从事乐舞的人。26旋娟、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
1
f表演《萦尘》《集羽》、《旋怀》。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白舞》是历代筵宴乐舞中的保留节目,“如推若引留且
行”生动了描绘了其舞步特征。28《胡旋舞》是《健舞”、“软舞”》的俗称。29瓦舍是宋元时期大城市中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30《队舞》是宋代宫廷宴乐舞蹈,分《坐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