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晓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培育阶段,是一种未成熟的思维,他们思维的深度、广度与专家学者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突破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范围,或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思维活动不断递进,这便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特征:(1)思维具有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拘于教材,不囿于成规,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思考的问题能够突破教师和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范围。(2)思维具有批判性。既能按照常规,运用原则、原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能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历史知识,质疑求异,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3)思维具有多向性。不被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所禁锢,能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过程中,能随时调整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度,能回答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4)思维具有联运性。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以史为鉴,分析、理解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5)思维具有想象性。能在阅读教材和教师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合乎逻辑的想象。通过想象,再造已逝去的历史背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激发自己去探索新的领域。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初中开始:创新能力应从初中开始现实的中学历史教学,往往只在高中才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过程,初中阶段如果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尤此可见,从初
f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培养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1、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同时,逐步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使之向抽象过渡,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比如,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的遗址中有大量的灰烬,有的深达几十米,在山顶洞人遗址中也发现有灰烬,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