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作者:袁冬平来源:《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
摘要:本文用具体案例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揭示特殊家庭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联。从而探索出家校合力,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旨在为更多的特殊家庭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特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复杂的因素致使很多正常的家庭格局被打破。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儿童数量也逐年增加,无论从身心还是学习上都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孩子只有为数不多的学习比较稳定,其他孩子都存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会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需要辛勤地耕种,需要肥沃土壤的滋养,需要阳光雨露的润泽,更需要及时的修剪,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案例一:张料,男,小学二年级。自小和外祖父生活,在六岁时父母离婚,判给了父亲,回到奶奶家生活。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家庭,奶奶深受全能神邪教组织的影响,生活异于常人,不许母亲一方的人看孩子,爷爷不问家事,叔叔有精神分裂症,离婚不久父亲出国打工。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似一切正常,学习成绩也很优异,但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孩子在奶奶家生活的两年里都经历了什么奶奶做早饭只让爷爷吃,不让孩子吃,妈妈偷偷送去的衣服被扔掉,零食被奶奶分给叔叔吃;叔叔接送孩子上下学经常会把他扔在半路或打他,最严重的是最近一次,骑在孩子身上打,打成中耳炎,听力受到了影响;孩子的个人卫生也无人过问,头发长了没人管,鞋脏了臭了没有可以替换的。
从入学一年级开始,作为班主任我就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偶尔也会和他聊一聊生活和学习的事情,直到后来知道了他的遭遇,我觉得必须改变孩子的生活。一、积极协调,改善孩子的生活现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是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的首要因素。对于生活在离异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由于父亲坚决断绝孩子和母亲一方的来往,我们先是和孩子父亲电话沟通,表达母亲想看孩子的意思,同时也讲到了法律规定离婚后母亲是有探视权的,但遭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