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的感恩教育随想
盐亭石牛庙初中伏亚芳
扎根于农村教育已有十个年头了一直致力于农村教学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变化已是亲眼目睹的从过去的只是粉笔、黑板到如今的多媒体的使用从过去的简陋的校舍到如今的明亮的教室这些硬件设施是能够和城里的学校媲美的但我发现学生却是越来越不懂得珍惜了读书的意识是越来越淡漠了不由得让我停下脚步来思索孩子们倒底怎么了社会给了他们优越的条件,但他们却不明白自己的责任,不懂得回报社会。这不得不让我们谈到学生的感恩教育问题。出现这些原因主要是:他们大都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亲人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再加上这方面家长也不引起重视,所以在他们心中,觉得什么都应该:爷婆一早起床送自己上学应该;每周拿几十元零用钱应该;对长辈及其不礼貌应该;老师的呵护、关爱、教育理所应当;对同学的侮辱也应该。在他们心里:哪来的感恩?不懂得啥叫感恩?平时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渗透过感恩教育,但学生并没当一回事,提倡感恩的今天,我们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努力。
感恩的含义?“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首先要有认识,才会化成行动,知情意行是我们品德教育的实施原则,我们就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感恩教育的实
f施。1识恩是基础。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
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我在开学初就给每位同学发了关于感恩教育材料,利用班会课学习感恩方面知识,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2知恩是内化。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例如:通过班会开展感恩的活动,讲一个感恩的故事、收看感恩影片、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感恩是途径。我通过政治、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