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6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立足于相互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都接受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之上的。这里有个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水平。利用信息技术
f和设备,充分考虑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进程中与信息技术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学校可参考以下模式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1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并以其为中心向其他学科扩散,实现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小学校在这种整合方式下,要把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三部分内容: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对于信息社会的各种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批判精神;三是学科活动,即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把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分散在学科活动中。这种整合方式是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的,因而可以比较系统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课的学科独立性,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联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真实世界,为学生创设体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学生的学习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将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里,还可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共同收集、分享信息资源,参加合作性项目研究。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整合方式中,教师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流畅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积极参与,要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认知工具。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来获取、交流信息,从而达到学习信息技术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