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大气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2、土壤净化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3、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的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5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二、填空题1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氮、磷浓度、叶绿素α含量、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2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5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溶解度、蒸汽压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三、选择题1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低温、高湿情况下。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全球温室效应。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镉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5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氮、磷)。四、简答题1什么叫农药残留量?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农药残留量指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①包括光化学降解、②化学降解和③微生物降解。光化学降解包括光分解、光氧化、光水解和光异构化;化学降解主要是水解和氧化;微生物降解包括脱氯作用、氧化还原作用、脱烷基作用、水解和环裂解作用。2什么是逆温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逆温指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晴空少云夜间,当风速较少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自地面向上渐发展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据大气稳定度的分析,当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