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采取合适的坡度进行修筑。施工过程中,如局部使用地方原有道路作为便道,须与当地政府协调解决。如一工区K41900处、二工区土地庙处、三工区K46240处、四工区K49000处。四、便道结构及布置(1)施工便道面层设中心线向两边15坡度,道路外侧设置排水沟;(2)便道基础采用山皮石分层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根据路段定出厚度。山皮石质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总重的15,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石块粒径为60~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3)便道面层采用细集料压实,厚度按100mm。
第2页
f10cm厚细集料路面50cm厚山皮石经压实的原地面600(450)
5010
11
30
50
1
1
普通便道结构图
(4)便道穿越沟渠处设置圆管涵,采用φ500mm~φ1000mm圆管涵,圆管涵顶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挖方段便道:先压实路面,上铺25cm90区3灰土压实,再铺10cm细集料。稻田段便道:清淤后压实后,上铺8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普通段便道:压实路面后上铺5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沟渠段便道:清淤后压实后,预埋管涵上铺8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灰土段便道:其中一工区由于地理优势,附近有可用土源所以便道采用2层90区3灰土,每层30cm,底层是20cm素土。线路布置临时便道用地原则上尽量利用红线内用地,但考虑到桥梁段承台基坑开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运输车辆错车等要求,按以下原则进行临时便道干线用地征用:(1)路基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3m宽,征地3m宽(2)桥梁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45m宽;(3)桥梁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遇沟渠时埋设管涵。(4)路基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且必须与外界既有干道连通,在有遇沟渠时埋设管涵,引入便道形式同新建便道。(5)路基段便道沿线每400米设会车道,会车道长5米宽8米,桥梁段沿线便道每200米设会车道。(6)跨线桥架梁时,运梁通道利用新建便道,若使用既有公路的,尽量选择车流量较少的时间段,减少对既有公路行车的影响。
第3页
f五、主要施工方法
便道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筑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查区段
施工准备
清淤、抛石挤淤
边坡码砌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振动碾压
检查验收
路面整修
(一)测量及施工准备(1)便道施工前,根据红线用地图实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进一步优化便道平面布置。(2)施工测量放线前,必须完成导线网、水准网的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