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规活动都将被重罚,无法自主经营;5、由于主机厂垄断了配件,从而控制了维修收入的利润的来源,甚至控制了机油、一直发展到养护产品、汽车用品的各种利润;6、由于主机厂控制了4S店核心骨干的认证权,以职业生涯的期望经销商培养骨干人员对品牌的忠诚度,经销商用人受到控制;7、由于初期建店投资过大,建店
1
f完全按照主机厂的要求,突出品牌形象,退出经营损失太大,等于被捆上了战车。第二、品牌体系内的利益割裂形成非和谐系统(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利益纠葛。由于合资主机厂和经销商不是一个投资主体,造成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利益博弈格局。主机厂为了控制经销商,不采用区域代理制,从而使经销商丧失了天然的地域资源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主机厂为了本品牌的市场份额的扩大,无节制建店、采用强压销售任务和利用同地区、同品牌店面之间的竞争降价,造成经销商的销售利润下降;导致经销商和主机厂、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内耗及利益冲突。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初期由于供求关系的原因,主机厂获取了巨大利润的同时,经销商获得高额回报,彼此其乐融融,当时拿到建店牌照就等于拿到了钱,经销商通过各种门路找主机厂要求建店,这使得初期的4S店成为资源性企业。行业发展后期随着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品牌增多,市场竞争激励,利润下降,合资主机厂两大股东,一个要利润一个要销量,于是牺牲销售商的利润是必然的结果。09年、10年世界经济衰退及中国市场的火爆,导致各个品牌主机厂加大布点和建店速度,同时金融资本也加入了经销商投资行列,助长了快速无节制的扩张。导致行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劣化。由于利润不能确保导致经销商的动荡,使产业不能健康发展。也迫使经销商引入金融资本,走跨地区、多品牌的集团化布局,以此对抗主机厂的控制,争取话语权。但是这种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又导入了另一种非正常业态。因为跨地区、多品牌的集团化布局不是一种合理的方案,属于无奈下的对抗之举,而非积极的营销之策。因为它起不到配合主机厂梳理渠道、整合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品牌竞争力的作用,反而加大了经销商集团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产生了同地区集团内竞争品牌之间的营销管理难点,降低了单一品牌的竞争力,规模效应很难体现。经销商的困难反过来终将损害了主机厂自己利益。
2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