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办高校乱象
民间资本下的扩张神话
武昌东湖与南湖之间,汇聚了武大、华科大、华师等10多所高校,是目前国内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在南湖以西,有一个汤逊湖。近4年,南湖与汤逊湖之间,数十亿元的民间投资注入,一批独立学院正演绎着扩张神话。
200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创建。征地、建楼、再征地、再建楼……如今,它的面积已扩张到940亩,在校生人数1.9万人,成为湖北人数最多的独立学院。
2002年秋季搬到汤逊湖畔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占地面积1280亩,在校生1.5万余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700多亩的新校园在1年内建好,在校学生达到10055名。
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更是创造了“当年筹建、当年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当年招生1800多名学生”的“文华奇迹”。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副校长肖模银,清晰记得该校的“时间表”:2003年8月,与投资方签订合作协议;2003年12月初,在大花岭打下第一根桩;2004年9月,04级新生进驻新校园。
“8个月盖了33栋大楼,挖第一锹土时,很多手续都没有办下来,我们是一边盖章一边盖砖,40多个建筑队同时开工,春节只休息了3天,财务总会计师8个月签了100份合同!”
“我们一年走过了传统计划体制办学20年、30年走过的路。”肖模银副校长很自豪。
“这就是民办的速度!也只有民资才能显出这样的魔力!”千亩校园、万人大学,一流的寝室、体育场、星级的食堂、超市,很多外地参观者感慨。
据悉,全国已有233所教育部核准的独立学院,其中湖北29所,数量居全国之首。武汉地区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已有10多万人,约占全省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0%。
它不姓“公”,也不姓“民”,是杂交品种:红帽子下的姓“公”姓“民”之争
明明在武昌,可名为汉口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很尴尬。号为东湖分校,却在汤逊湖边,武汉大学东湖分校也很苦恼。还有武汉学院、江城学院、城市学院等容易混淆的名称……
f这些独立学院,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公办二级学院,也有别于典型意义上的民办高校,是戴着公办学校“红帽子”的民办大学。借助母校的名气,快速扩张。作为回报,独立学院每年将学费的20%~40%左右上缴母校。大多数独立学院学费每年1.2万元左右。
尽管从2004年起,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只能发放自己的文凭,但招生仍十分火暴。2004年秋季招生,武大东湖分校、华科大武昌分校本科分数线都高于投档线50多分,两校的本科生实际录取人数与计划数比均高达6∶1,华师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