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29“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
第1页共9页
f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C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D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30《孙中山全集》载:“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五族云乎哉。”材料反映的民族主义观实质A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C谋求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一律平等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D主张民族团结
31.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32.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3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4.汪为华在《一口气读完欧洲史》中写道:“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希腊民主文明、罗马法和基督教构成了欧洲文明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