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四章。【译文】财富积聚了,民众就会离散,财富分散了,民众就会集聚。【赏析】治理国家,财用之源来自人民的辛勤劳动。国君若能从爱民出发,节约用度,使人民能生活充裕,以达到爱民、善民、富民的目的,人民自然而然会人心归向,辛勤耕作,贡献国家。如果国君只求自己聚敛财物,满足奢侈荒淫的享乐。那么,所属臣下就会争财逐利,中饱私囊,造成内乱四起。既然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当然不会努力耕作,导致人心涣散,人人见利轻义,上下都会陷于祸乱,最后招致国家败亡。所以,《大学》强调为上者要修养道德,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与民同乐,拥有了人民,才是真正的拥有财富。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必逮夫身。【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拂:违反的意思。:古“灾”字。逮:及至。【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赏析】荀子在《哀公》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舟水比喻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把君比◆◆11经典文库开卷有益做舟,把民比做水,水可载舟达到彼岸,亦可将舟掀翻沉没,可谓精辟至极。所以说:若为君者为一己的私欲,他的好恶有悖人民的好恶,以至失去民心,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必将是引祸至身,自取灭亡。由此可见,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符合人民利益的事便做,以民为本,此可谓为治国之道。使人人各得其所,以此获得民心。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君子:指为君上者。道:修已治人之术。忠信:尽已之心而不违于物。骄泰:骄横放纵。【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赏析】在儒家的德政思想中,立信于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即为君上者讲信用,人民就会以实情相告。为上者做到言出即行,表里如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会得到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政权也因此而得到巩固。所以说,治国的大原则就是必须忠诚守信来争取人民的拥戴,骄横放纵,奢侈荒淫就会失去民心,危害国家。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
f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12经典文库开卷有益【注释】选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