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而损害人类后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后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都占全球的80%。
(2)持续性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前言中写道:“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卜分需要的”。
2、论述环境的特性
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它们的合理流动,维持了环境系统的平衡,即所谓的生态平衡。凡系统,总有结构。环境系统具有网络层次结构,各环境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相干耦合,协同放大,使整个系统具有了新的整体功能。其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2)有限性(3)不可逆性(4)潜在性(5)持续反应性(6)放大性
3、论述目前主要替代型农业的类型和特点
(1)有机农业:(2)自然农业:(3)生物农业:(4)生态农业:特点:(1)有机农业:1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2使用农作物,秸秆还田,牲畜粪料和豆科作物轮作绿肥,以及场外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来维持农生产的养分平衡。3使用生物措施和物力措施来控制农业生产的些病虫草害;(2)自然农业:源于日本。受中国道家“无为”思想影响,主张农业走与自然合作的道路,而不是征服自然,形成不翻耕、不施化肥、不中耕、不施化学农药的种植方法(3)生物农业: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适当投入能量和资源,维持系统最佳的生产力。生物农业强调通过促进自然过程和生物循环保持土地生产力,用生物学方法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4)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