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
f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