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目标与要求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f5、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6、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7、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8、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9、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10、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11、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12、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14、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15、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16、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水》:10课时第二单元《空气》:10课时第三单元《天气》:10课时期末复习:4课时
f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始业教育课;一1水到哪里去了
2
2一2水沸腾了;一3水结冰了
2
3一4冰融化了;一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2
4一6加快溶解;一7混合与分离
2
5一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
6第一单元复习
1
7二1感受空气;二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2
8二3压缩空气;二4空气有质量吗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