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发展趋向
摘要】区域活动对幼儿创造精神、平等意识、社会交往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律习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教师指导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动态、自由、灵活、开放的态势;对课程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而言,并行交错,自然融合,相辅相成。区域活动近年来成为我国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活动形式。【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发展趋向
区域活动,也叫区角活动,这种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幼儿园。70年代开始流行于美国幼教界,是美国幼儿教育学会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就其发展而言,在“追求过程本身即是结果”的价值实践中,区域活动对幼儿创造精神、平等意识、社会交往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律习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形式设置、材料投放、活动内容、教师指导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动态、自由、灵活、开放的态势;对课程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而言,并行交错,自然融合,相辅相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的教育理念与区域活动有着异曲同工的关系,于是区域活动近年来成为我国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活动形式。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向:一、区域活动主题化
1某些区域活动内容的主题化
某些区域的活动内容,是从益智、建构、美工、角色、操作、表演等区的常规划分中又细化而来,活动内容指向明确,主题突出。例如,拼图大世界,从益智区中分化出来,顾名思义,这个区域中,拼图极大丰富,材料相对集中,有自制的、有购买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单幅的、有连续的等,供幼儿自由选择。孩子们进行着在同一主题下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内容,既便于孩子选择,又有利于教师指导。
2部分区域的活动内容围绕同一主题
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部分区域可能会做出调整,暂时关闭或改变。例如,为了便于小剧场的演出,建构区暂时关闭,用来搭建小舞台;美工区活动内容变为制作各种演出服装和配饰,装饰舞台背景;语言区变为排练室等等,一个主题需要多个区域的参与和协调,活动目标明确,幼儿在整个过程中有分工有合作,充分体验了交流与分享的快乐!
3所有区域活动凸显一个主题
区域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相呼应,在各个区域中为幼儿提供与之相关的、不同角度的、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