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章(范畴)5大范畴20、什么是教师道德范畴?P44范畴: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
公正、教师荣誉、教师威信等。21、简述教师良心形成及作用P4447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形成:第一,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二,它是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第三,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作用:1、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指导作用。2、对过程起监控作用。3、结果起评价作用。22、简述教师公正的含义及作用P4749含义: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作用: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23、简述教师义务的含义及作用P5053含义:一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作用:第一,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第二,履行教师义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第三,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24、简述教师荣誉及如何正确对待荣誉P5456含义: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如何对待:1、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2、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25、简述教师威信的内涵、意义、及形成条件P5762
2
内涵:是指教师在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学生集体中的道德地位、道德尊严和道德影响力。意义:1、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2、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3、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