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重新整合、调整和优化。团市委在整合原有机构基础上,新组建了基层工作部、宣传与网络工作部、社会工作部和团结联络部等机构。如基层工作部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和城乡社区等基础领域延伸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专设宣传与网络工作部,是为了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强共青团信息化基础等;单设团结联络部,是为了加强推动上海青少年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市总工会和市妇联在精简和调整机构后,新部门工作职责有了新变化。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桂晓燕介绍,市总工会在整合原有机构基础上,新组建基层工作部、劳动关系工作部、权益保障部等机构,新机构主要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职工权益等,从源头加强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制定和完善等职责。市妇联主席徐枫介绍,市妇联在整合原有机构基础上,新组建宣传与网络工作部、权益保障部、家庭儿童部等机构,主要加强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等职责。机构精简调整,重在减少中间层次,不搞叠床架屋;避免群团机关自我封闭、自我服务,使其一竿子插到底,直接面向基层,面对所联系群众,从而实现群团机关设置从“与上对口”向“对下适应”的转变,工作方式从“对上负责”更多向“对下负责”转变。
f从上海群团改革总体方案中可看出,改革成果须体现在组织增强活力、夯实基层基础上,如果基层基础得不到加强,改革就会流于形式。而夯实基层基础,关键之一要保障基本工作力量。根据严格控制行政编制总额的要求,加强基层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减上补下”,把上级机关的行政编制减下来补充基层工作力量。根据总体改革方案,市总工会机关精简编制40,团市委和市妇联机关精简编制30。新“三定”方案明确,市总工会机关从135名精简到82名,共精简行政编制53名;团市委机关从92名精简到65名,共精简行政编制27名;市妇联机关从69名精简到50名,共精简行政编制19名。据介绍,市工青妇精简下来的行政编制,按照补缺口、强一线的要求,下拨到最需要工作力量、工作任务较重的基层和一线单位。比如,总工会53名编制全部下放到街镇,尤其是群团组织力量较薄弱的郊区县;团市委27名编制,有16名下放到区县、11名下放到大口团工委和开发区团委;市妇联19名编制,有5名下放到区县、14名下放到街镇。改革后,一些市级机关干部带着编制下去,直接参与区县、街镇等基层服务工作。市群团改革试点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