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下列选项与材料无关的是A.农作物生产受世界市场影响C.自然经济不再处于统治地位B.农业商品化生产所占比重大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8.焦润明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一书中指出:“甲午战后,国人办报进入新阶段……《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纷纷创办,从议论时政、谈论学术、讲求变法到宣传科技、介绍西学等,无所不包。”材料说明,甲午战后A.报刊创办朝通俗化、普及化发展C.西方列强加紧对华实施奴化教育B.报刊的主题与时代特征存在关联D.报刊取代了电影在传媒中的地位
9.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该罢工,并且还要加工(注:扩大生产)……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该社论的主要意图是A.肯定工人爱国运动C.坚守实业救国梦想B.促进五四运动爆发D.抵制日军局部侵华
10.1948年8月,某人在给公司的汇报中写道:“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早为一般人抢购之对象,半日之间货已购空。”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企业迅速发展,物美价廉C.货币严重贬值,抢购风潮加速B.美国加紧掠夺,上海地区物资匮乏D.国共内战升级,围困中央苏区需要
11新中国历史上的某一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31上升至567,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69下降到433,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由355上升至45。这
f些成就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C.反映出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B说明当时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符合中国国情
12.1961年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量与1957年相比,粮食减少84,食用植物油减少476,猪肉减少806。针对这一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A.广泛开展“大跃进”运动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调整城镇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
13据1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自销率(即自己销售的产品数量占全部销售量的比率)为3008,而1985年上升到438。此变化说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政府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有所提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