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像《民工潮》片断2,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3,课件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并提出: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什么是城市化?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通过土地的扩张与民工的流动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互动交流,共同探究
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南京城市用地变化,诸如“号称南京第二商圈的湖南路以北地区以前是什么样子”等师生交流1在学生的交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提出: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言之,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2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上标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请问这是依据什么划分的?教师点拨:小城市大城市:〈20万市区非农人口: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特大城市:〉100万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教师点拨:通过影像资料以及学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有以下明显的变化: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以将这三点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其中第③点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4)所见所闻:学生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己见解。
学生实际调查的感性材料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知识的适当补充有助于学生的认识深化,以及今后的社会生活。
信息传递,过渡承转
资料1: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单位:%)1950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950171980年3967252000年477244
资料2:全球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配情况:(单位: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f1960年1980年2025年(预计)
62103153
52119486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城市化在生活、社会、观念等方面带来的有利变化。
资料3,以美国为例,50年代后不同年份郊区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万)1950年40001960年60001970年7600
除洛杉矶以外的12座最大城市,1950-1971年城区人口:由26253万降到2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由14635万增到17147万资料4:人教版地理必修2
P32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问题探究,实例分析
1)城市化进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动一动:学生动手设计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