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词解释101文献: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2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3文献分类:根据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以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分类目录索引的工作。4主题标引:用语词形式描述和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文献检索要求编辑的一种情报语言,以主题字顺为基本序列的一种文献组织系统。5文献编目: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和组织成目录的过程。6图书馆工作评估: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和目标进行评价和测度。7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8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机构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和保障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9在版编目:是二十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70年代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图书编目形式,是推动图书馆图书编目标准化,保证图书信息与图书出版同步传递,促进图书发行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措施。10数字图书馆:准确定义应该是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简答51图书馆一词的由来1,图书馆的英文为Library,含义为藏书之所,来源于拉丁文;2,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3,正式使用是1904年,建立的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2文献收集方式的两大途径:1,购入方式。包括预定、选购、邮购、复制等。2,非购入方式。包括接受呈缴、征集、交换、接受赠送等。3文献分类的作用:能帮助读者按类查询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并可根据类系结构查找内容相近的其他文献。4主题标引的作用:把同一主题,不同学科的文献集中到一起,并且有多途径检索的长处,易于满足读者按特殊需要查阅文献的要求。5文献编目的作用:反映文献的物质和内容特征,并使之有序,以宣传报道和检所利用文献。6藏书划分:一般大中型图书馆将藏书划分为三个部分1,基本藏书。如保存书库、过刊库。2,辅助藏书。如外借部、阅览室、汽车图书馆、分馆。3,专门藏书。如古籍、港台、工具书、地方文献。7改革转型阶段(江泽民)江泽民总书记于1998年12月视察北京图书馆,指示要在全社会大兴勤奋读书之风。之前1998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也曾视察北京图书馆,就资源共建共享及北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