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分期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f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分期颅内压增高的过程,根据其病理生理发生改变的不同特点和临床症状变化的表现,将其
分为代偿期、早期、高峰期和晚期(衰竭期)四个不同阶段,以便于临床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一)代偿期颅内病变已经开始形成,但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由于颅腔内有810%的代偿容积,所以只要病变本身和病理改变后所占的体积不超过这一限度,颅内压通过自动调节,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也不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此期经过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发展的速度等因素。如良性肿瘤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病变发展较缓慢,一般引起的脑水肿程度也较轻,故此期持续时间较久,可由数月到数年。急性颅内血肿、脑脓肿和恶性肿瘤等,由于病变本身或其继发因素发展较快,周围的脑组织也有较为广泛和较为严重的水肿反应,这种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理改变,可迅速地超过颅腔的代偿容积,所以此期一般持续时间都较短。如急性颅内血肿此期的经过仅为数十分钟到数小时,脑脓肿为数日到数周,恶性肿瘤多为数周或12个月。
(二)早期病变继续发展,其体积伴随增大并超过颅腔的代偿容积,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此期颅内压增高程度不超过平均动脉压值的13,约2(1535mmHg)范围内,脑灌注压为平均体动脉压值的23,血管口径缩小,血管阻力约增加13,脑血流量保持正常的23左右,约347ml100gmi
。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和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均保持良好,但脑组织已有早期缺血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血管管径也有明显改变,所以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因激惹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动作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还可见视乳头水肿等客观体征。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还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节律变慢、幅度加深的柯兴氏反应。此期,如能及时解除病因,脑功能较容易恢复。否则预后不良。
(三)高峰期病变已发展到较严重阶段,脑组织有较重的缺血、缺氧表现,并影响到脑的生理功能。出现较重的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和明显的视乳头水肿,病人意识逐渐迟钝,甚至处于昏迷状态。病情急剧发展时,常出现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节律变慢、加深或不规则等表现。此期颅内压力平均体动脉压值的12,约(3550mmHg),脑灌注压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