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当前消费市场状况与消费心理分析
冷观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998年临近春节前的消费热潮使长期愁眉紧皱的商家脸上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但春节刚过,门前冷落的局面又重现。关于我国消费市场疲软的现象和评述已经较长地、普遍地出现和被接受。那么,中国的消费市场状况究竟如何?其引致原因和化解之道何在?是人们所十分关心的。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当前的消费市场状况及其引致原因
从最近几年的市场消费情况看,我国的居民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减缓。据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2年增长05%,1994年的增幅是43%,1995年是18%,1996年是-04%,1997年19月比去年同期又回落了63个百分点。
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商品零售消费总量相对减缓的同时,商品消费的内部结构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据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1997年11月22日发布的市场调查表明,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与上半年相比,供过于求的有195种,占318%,供求平衡的商品408种,占666%,而供不应求的商品数仅占16%。我们认为,市场消费状况的变动是多种深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的市场消费状况既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动,更体现出我国市场消费阶段发生变化的征兆。
具体分析,目前市场消费状况大致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消费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消费从本质上说是供给的结果,是以供给的增长和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在生产和供给,或是经济增长呈现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下,消费状况的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情况看,9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高速发展在1993年末进入了中央宏观调控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从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1994年的118%下调到1997年的9%左右。受到经济增长紧缩的影响,各方面的增长包括消费状况,无疑会受此拖累,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看,在这几年中的增幅是逐年下降的。
因此,在经济增长波动的情况下,目前市场消费的波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正常的。
2收入增长相对减缓。在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也会出现波动。从总量上看,最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是平稳的,但其增幅在逐年趋缓。
从结构上看,在经济增长受到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状况不佳,企业经营状况困难,破产和倒闭的情况时有发生,职工失业情况有所上升。国有企业中的就业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