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差,一些技术动作的教学较难实行;教学比赛也因为球台数量少而难以组织。诸多因素造成一个教学单元下来,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极差,甚至是无果而终。面对这样的现状,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现:乒乓球教学中,在基本技术教学的同时,辅之以乒乓球另类活动方式——将球和球拍移出球台,围绕球和球拍创编的一系列活动型练习和游戏。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形式,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对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有很好的效果。创编乒乓球另类活动主要依据如下:第一,根据学生自我水平,利用球与球拍,创编出不同水平等级的个人活动形式,体现其自娱性。第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泛化其技术难度,改编出不同水平等级的运动形式,体现其层次性。第三,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等情况,改变其活动条件,创编出与学生现有运动需求相适合的、与现有场地器材等相配套的运动形式,体现其简易性。第四,结合学生运动技术储备水平,简化其活动规则,创编出另类的简单实用活动游戏,体现其娱乐性。第五,结合学生的健身需求,改变其活动方法,与奔跑等活动形式相融合,体现其健身性。第六,结合乒乓球项目的对抗特性和团体特性,创编出体现集体对抗活动形式,体现其竞赛性。在创编过程中,既注重乒乓球运动的自身特性,又改变了乒乓球的活动规则、活动方法,将其简化、变形,增强其环境适合性和教学适用性,并与其它活动形式相融合,让乒乓球另类活动成为生活化的实用健身活动,斗智斗勇的简单游戏,妙趣横生的趣味竞赛。三、开发乒乓课教学活动形式举要利用球和球拍,沿用和创编了如下系列的活动、游戏与竞赛形式。(一)单人练习与自娱1、自垫球练习(1)原地自垫球、高低垫球练习;(2)原地正、反翻转拍自垫球练习;(3)
2
f在转体过程中连续垫球练习;(4)原地转体一周连续垫球练习;(5)在蹲起过程中连续垫球练习;(6)在垫子上前后滚翻中垫球练习;(7)体前——腋下交替连续垫球练习;(8)体前——胯下交替连续垫球练习;(9)体前——背后交替连续垫球练习;(10)单臂撑地转动身体中连续垫球练习;(11)击球过高度线;(12)持双拍交替自垫球练习;(13)持双拍胯下连续自垫球练习;(14)换手持拍连续自垫球练习;(15)垫球“投篮”。2、对墙击(垫)球练习(1)对墙近距离连续垫(击)球练习;(2)对墙远距离连续击(垫)球练习;(3)向墙上指定区域连续击(垫)球练习;(4)对墙连续推挡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