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诗歌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怀的。五、诗意解析1、请问,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悲伤
欢乐愁
1
f愤激狂放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
首二句。3、作者悲伤的是什么?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4、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
比兴。5、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6、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比兴和夸张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7、言归正传。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②悲又何益?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8、好,让我们把诗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读一遍。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10、“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地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11、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六、诵读指导1、在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我们来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朗诵,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声音来演绎诗歌的。(播放朗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