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年盆腔炎诊疗方案一、疾病名称中医诊断:慢性盆腔炎西医诊断:盆腔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
1
f痛。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2气滞血瘀证
2
f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3寒湿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