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B.《营造法式》)D.《汜胜之书》)
C.《考工记》
12.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
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D.②③④)
13.下列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商朝时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工艺B.曹魏在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织造机构C.唐朝丝织品有的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D.明代浙江嘉兴地区使用新式纱绸机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我国瓷器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的瓷器是(A.青瓷B.白瓷C.黑瓷
)D.黄瓷
15.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②区域分工明确C.①③④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生产社会化明显D.②③④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虽有所发展,但一直深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据此回答1620题。
f16.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
)
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D.②③④
17.“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乾”隆刊本《台侮使槎录》卷2①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②闭关政策的松弛④商贸城市的兴起C.②③④D.②③)
18.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19.《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D.唐代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