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填空
1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2城市人口是指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
3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作用:农业的先导传动、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第三产业的后续
拉动。
3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的现有人口通过生育这个自然现象而获得的增长,它在数量上等于一年中
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
4影响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因素: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再生产能力、人口的迁移、人口的年龄与性
别构成)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教育程度、劳动技能水平以及合作精神)制度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政策、劳资关系)。
5土地的自然特征包括存在的永久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差异性和使用的永久性;
土地的经济特征包括资源的稀缺性、资产的基础性、区位的效益型、边际产出的递减性;
相关p142
6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
市化两种形式。(超前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
脱节)不是由工业化所推动的,而是由大量失去土地的乡村移民和人口高度失业所造成的;(滞后城市
化: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由于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
农化,从而使得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7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运输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8用就业规模(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来反映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聚度。(衡量城市规模:人口、经济、用地)
9外部经济:经济体内部效率提高,但其本身无需支付代价,而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P51(2
10核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方面对周围的地区和其他城镇发挥主导作用,在城镇体系
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城市。
11社会组织属于城市大系统中的
层次。
12地域分工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13城镇体系(城市)的类型:金字塔形、多核形、网络形、带状形。
14传统经济学将国民经济分为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建筑业产业、交通通信产业、商业与饮食服务业
产业五大部门。
15技术商品的流通方式: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转让、技术的服务、技术的咨询、技术的入股经营。P1172
16人口文化素质衡量的标准:教育类指标、科技类指标、文化类指标。P130(2)
17投资行为:投资主体在一定的投资动机的驱使下为达到既定目标作出的具体投资活动。
1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