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现代中国历史
作者:孙双武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2017年第01期
【考情分析】本部分的知识,是高考考查相对较少的内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政治史部分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极少出现试题,偶尔出现选择题;“一国两制”没有出现过试题;而“现代中国的外交”则是考查的重点,曾经考查过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有较多出现。经济史部分,重点考查过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内容。科技文化史部分,偶尔考查邓小平理论、重大科技成就和教育,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没有出现过试题。因此,在复习备考时,仍然要加强对“现代中国的外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重点内容的复习和训练,不放弃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国两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等知识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联系时政热点,结合与时政热点相关的重点知识,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型区域合作等进行复习;可以采用列表法,将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艺等,按过渡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列表加以概括,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提纲挈领;要重视空间概念的构建,左图右史,联系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立体地把握现代中国历史。【阶段特征】现代中国的历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历史。分为过渡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十年“文革”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四个阶段。一、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政治上,新中国建立,全国大陆基本解放,随着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新生政权得到巩固。195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民主法制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完成土地改革运动,和平解放西藏;逐步确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