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孤独?
作者:何吴明来源:《百科知识》2015年第04期
自2006年以来,社交网络开始成为很多人社交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感觉无聊和空虚,因而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看看朋友的新动态或者是这样的时候:你浏览着朋友们在社交圈里发布的各种动态,反而觉得自己很孤单无助?
驱动我们拿起手机的动力是孤独感。作为社会性动物,人天生需要归属感。归属感一部分来自令人满意的社会交往,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无法令自己感到满足时,他就会感到孤独。注意,我们在此强调了“令人满意”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孤独感并非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多寡,而在于其所能提供给人连结感的程度,是社会关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影响人们的孤独感。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流行病”就是孤独感。无数孤独的眼睛在搜寻着外界的兴奋点。
如今,与他人的交往有了更多的方式和选择。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交往机会增加,能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人使交往跨越时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接入而进行社交使建立关系的数量增多,只要“加好友”就算是多了一个可继续接触的朋友。人们依赖于这些网络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社交关系。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网络上这些新的社交机会是否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呢?这些便利条件是否在逐步“消灭”人类的孤独感呢?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因网络而孤独
早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初期,就有人关心网络的使用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1998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克劳特教授领导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名为“家庭网络”的追踪研究。当时电脑和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这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进行“原生态”研究的条件。他们选取了一些家里没有电脑,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家庭,给这些家庭提供电脑以及免费的上网服务。然后,他们定期跟踪这些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这个追踪历时3年。最后,克劳特声称,大量的互联网使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中包括线下社交圈的缩水和孤独感的增加。克劳特认为,由于现在的孤独并不能预测未来的孤独,也就是说我们明天的孤独跟今天的孤独并没有相关关系,因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所增加的孤独感应该是来自对互联网的持续使用。这是因为互联网侵入生活,占用了原本可以进行线下会面的社交时间。此外,克劳特还认为,人们在线上建立的关系是“弱”的,无法跟线下的“强”关系相比,因而线上关系的质量不高。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