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现和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微写作”同样也是自由的写作,短信、微信、微博几乎完全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运用短小精悍的自由写作来进行交际交流,一个微时代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迅速膨胀。网络上、生活中的一些热词,如:“柴静斥资百万拍雾霾宣传片”、“两会”、“也是蛮拼的”等等都是进行“微写作”的一手材料。首先,这些材料来源于生活,即新颖又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成就学生的写作动机。其次,这些新兴的写作话题也有利于学生自由的写作,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再次,这些热词都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杜威曾说“学校即社会”,让学生们对这些热词进行思辨写作,可以“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高墙”,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好准备。
“微写作”带给学生的自由不仅表现在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生活,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上也更加自由。“微写作”具有即兴性、情境性、简短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打破了写作的时空限制,写作不再限制于课堂教室写作内容也丰富多彩,写作形式添加了网络媒体,写作篇幅也不再限制,学生写作的自由达到了最大化。
2“微写作”对教师教学的导向价值
在当今的中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几乎成为了不治之症:1写作教学一向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为什么学生普遍讨厌写作文、害怕写作文?2写作教学一向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为什么学生作文中“假、大、空”泛滥?3作文到底有没有可教性?为什么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作文是交不会的?4中小学中的写作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所需要的写作能力?5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应试写作技巧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为上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存在,造成作文课教师厌教,学生厌写的普遍现象。
“微写作”似乎是解决上述写作困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日常训练手段。首先,“微写作”容量小,费时少,易于激发写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学生不会出现面对大作文时望而生畏的情绪。其次,目前流行的微博、微信,就是一种“微写作”。这种写作的形式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微博体”作文,让学生随时发表。还可以在班级语文课开始十分钟或者班会课上设置“每日一句话新闻”、“每日百字班级时评”等“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平台。再次,微写作也使写作的基本能力得到具体而微的训练。它文字量少,没有长篇写作的负担,因而训练可以日常化乃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