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一、讲清算理,注重算理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5-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5=8。”;“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5-5=10,再算10-2=8。”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5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5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4、13……结果是8。”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8+7=15,所以15-7=8”。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二、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有些喜欢用“想加算减”。
f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教学实践证明,有个别学生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总喜欢扳手指,教师想改掉其“毛病”,于是利用个别对他进行“退十减”指导,有时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三、运用口算卡片,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1.运用口算簿。教师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或把得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交换改、对得数。这种速算比赛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2.运用口算卡视算。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灵活多样利用口算卡片,既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系列题目口算训练,又可以任意抽取,进行随机训练。口算卡片在老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