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争执。阿婆被送到医院住院观察。为调查真相,交警暂扣了阿华的摩托车。事发后几天,阿华说没睡过一次好觉,还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天天在附近找证人,就是为了证实自己清白。这起社会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阿婆在路边跌倒,路人是否应该扶起?在这个过程中,跌倒的阿婆是否讹钱与是否采取帮忙的路人构成博弈问题,以下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解析这一社会现象。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博弈的假设与建模:的假设与建模
假设:参与博弈的双方是理性人,都会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f阿婆和路人是同时做出行动选择,即参与人在决策时不知道对方的策略。路人帮忙
阿婆
不帮忙(10,0)(200)图一
坑钱不坑钱
(20,20)(1010)
参与人:阿婆、路人行动选择:路人帮忙扶起、不帮忙扶起阿婆被扶起后坑钱、不坑钱支付收益:1当阿婆是故意跌倒为了坑好心路人的钱时,路人帮忙扶起,阿婆不仅得到及时救助,减少身体伤害,同时也得到额外的收入,阿婆收益最大,是20的实际效能,相对的路人受损最大,既是赔钱又是心灵受伤,是20。2当路人有防止被骗的意识而不敢去帮忙扶起时,阿婆得不到任何收益而且还身体受伤,是负收益10,路人不赚也不会亏,虽然心里有点难受,收益是0。3当阿婆真的是不小心跌倒,需要别人帮助时,路人好心帮忙,阿婆身体得到所需的救助,收益是10,而路人因为乐于助人受到赞许也有10的收益。4但若是路人见死不救,阿婆不仅身体受伤,也是心灵受伤,是20的实际效能,路人也是不赚不赔的0收益。
3、结合案例博弈分析:结合案例博弈分析:案例博弈分析
由于阿婆和路人的行动选择是双方都清楚的,双方都是同时做出选择(阿婆在不知道路人是否会帮忙时已做出是否故意坑路人钱,路人也不知道阿婆是否为了坑钱而故意跌倒,即每个参与人在选择自己行动时都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是同时行动),所以这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用划线法找出纳什均衡。路人帮忙
阿婆
不帮忙(10,0)(200)
坑钱不坑钱
(20,20)(1010)图二
均衡分析:当阿婆是故意跌倒坑钱时,路人会选择不帮忙,至少不是负收益。当阿婆是不小心跌倒时,路人会义不容辞选择帮忙,有正收益10。
f当知道路人会好心帮忙时,阿婆选择坑路人钱,得到更多收益20。当知道路人不会帮忙时,阿婆也会选择坑钱,收益相比不坑钱的大,但实际不会发生,由于路人不帮忙,阿婆与路人之间没有直接的行动导致的利益关系。经过划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