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实践环节的“点、线、面”教学。财务管理专业“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以笔者所在的嘉兴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基本每门课设置相应实训课时,整体上占总课时的10,但是实践教学的课时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应在条件
f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总课时,或在总课时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内部调整,适当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突出办学特色。对于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在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的同时,在理论教学环节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通过在课余时间开展学术研究、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如财会信息化大赛、校内srt项目、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另外,“双导师”制是我院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特色,即同时为学生安排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均由来自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担任,负责学生校外实训指导,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实训基地。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最佳优势。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专业理论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专业理论环节共同构成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一,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应和理论教学紧密配合,并且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衔接。
第二,改革理论课程教学方式。传统的注入式理论教学没有激
f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做题目时依然无从下手,生搬硬套,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同时,还需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目前提出较多的有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在内容的设计上,可采用案例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的独立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但这种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整个过程都应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课程的衔接,笔者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安排主要设想如下:(1)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2)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