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六、器材准备:
多媒体平台、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七、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情景:(引入课题实验──三个对比实验)1.对比实验一:强磁性球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2.对比实验二:强磁性球和铁球分别通过甲、乙铝管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3.对比实验三:强磁性球和铁球分别通过乙、甲铝管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学生思考回答:强磁性球和铁球是不是同时落地?对比实验一中两球同时落地;对比实验二、三中两球不是同时落地。教师启发引导:1.强磁性球和铁球为什么通过铝管后不是同时落地?(我们先来学习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二、重温实验,提出问题
f
教师展示情景:(复习引入实验)学生思考回答:1.注意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向哪边偏转偏转;向左、向右。2.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什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什么?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会改变。3.感应电流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三、对比实验,合理猜想教师展示情景:(二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一:如图(4)所示,N极插入和N极抽出。对比实验二:如图(5)所示,N极插入和S极插入。
学生思考猜想:1.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A.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磁通量的变化有关;B.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场的方向有关;教师启发引导: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有关。
f
2.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四、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实验目的: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及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即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规律?思考讨论:1.条形磁铁与线圈间的相对运动有几种可能?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在物理学中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方案:
顺次控制:(1)磁通量的变化方向
(2)原磁场的方向
(3)感应电流的
相对运动
原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俯视图)
f
实验前确定:1.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指针右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灵敏电流表;指针左偏电流从负接线柱流进灵敏电流表。2.然后“顺藤摸瓜”确定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步骤:1.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2.根据磁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