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及体系
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智能处理技术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城市数字空间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城市就是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方式发展城市,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长足地发展。“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能通过物联网把信息化“数字空间”与现实城市的“物理空间”缝合在一起。
图表智慧城市示意图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创新模式。城市管理智慧需要体现在如何处理教育均等化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统筹问题,解决普遍医疗水平提升与就医难的问题,解决产业结构升级与普遍就业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观点,围绕国家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功能角度看,智慧城市体系可以分感知层、网络层、管理层和应用层。
f图表智慧城市四层体系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79,生活在城镇的人口约为17亿。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477,有将近75亿人生活在城镇。
图表20112014年我国人口数及城镇化进程
指标
全国总人口其中:城镇
乡村
2011年
1347356907965656
2012年
1354047118264222
2013年
1360727311162961
单位:万人2014年
136782749166186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节中提出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并在“开展试点示范”一章中指出,“继续推进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镇试点。深化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