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3.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1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5
f16.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准备律B.练习律C.实用律D.效果律17.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18.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A.行为主义B.格式塔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19.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A.低水平B.高水平C.中等水平D.极高水平20.“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应用21.奥苏伯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A.学习动机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学习迁移22.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作()。A.综合学习B.并列学习c.类属学习D.总括学习23.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A.习惯性动作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经验性知识24.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16
fA.计划性B.规则C.方法D.监控25.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基本策略26.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7.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28.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A.正常学生群体B.特殊学生群体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D.极个别学生29.评价教学结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