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从上面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你发现乘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的个数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吗?如果有一个因数为零呢?
(四)、能力提升:
1、若a×b0并且a0则b___0
若a×b0并且a0
则b___
0
2、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必为正数
B必为负数
C一定不大于零
D一定不等于1
(五)、课堂小结:
f1.有理数乘法法计算的法则是什么?
2.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一节的内容不仅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也包括乘法的运算律和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对于两个有理数的乘法学生在自学了法则之后应很容易掌握,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设计的题目不多也不难,而对于乘法的运算律和符号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本题纲对于运算律的应用题目设计力争全面,对符号法则的推导也力争浅显,但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及技巧所需的具体深入的练习本题纲涉及的量不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进行巩固。
【课外拓展】
计算
(1)(-4)×(-、
1)2
(2)(-8)×(-25)×(-4)、
(3)(-125)×(-、
6)×(-4)7
(4)(、
111-+)×(-12)362
(5)(-13)×、
2215-034×+×(-13)-×0343737
f有理数的乘法()⒊2有理数的乘法(2)
第二课时
解留初一数学备课组王树亮、陆增美、赵桂兰、于春杰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主要对第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加强巩固性练习
【课内探究】课内探究】
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三、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55至57页自主学习:
1.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17,19,21等题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18,20等题积为正数,
f负因数个数是偶数个.
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
13×5;23×5×2;33×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