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其中政策无疑其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除购置费影响之外,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也发挥了作用。2009年10月20日,本年度汽车市场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从此中国步入千万辆汽车俱乐部,一举打破了世界汽车市场美日双雄并立的局面,发展为中、美、日的“三国演义”。2009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汽车产销居世界第一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相对其他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二是国务院强有力的措施,依靠内需和消费拉动经济,使得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平稳较快地增长。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汽车销售量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中国均遥遥领先。2010年英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同比上升了18至203万辆,相比于2009年销量略为提高了36万辆。法国全年汽
f车销量为2252万辆,十年来基本持平。汽车大国美国据测算全年销量为1150万辆。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市场营销发展历程在1994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在1984、1985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