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柱状,少数柱状,岩体内岩溶、节理裂隙发育的地段,岩
体完整性稍好。场区有重复的中风化岩层,层厚为42m~124m。
f六岩溶及地下水
场地内基岩主要为白云岩,为碳酸盐岩类,较容易发育溶洞。本
次勘察所出现的溶洞位于地表以下18m178m。为了能准确的确定
其大小,还需要在周围布设密集型钻孔。溶洞内由软塑红粘土充填。
由于该溶洞内的软塑红粘土力学强度较低,所以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
理。
大致位置(高程)大小(高度)溶洞填充物备注软塑红粘土16m110786m10802m
f可能是裂隙无02m210900m10912m软塑红粘土16m310801m10817m软塑红粘土410742m10758m16m
根据钻探资料,中风化基岩内存在以塑性红粘土填充的溶洞,厚
度16m左右,甚至更大,按溶洞的具体情况作如下处理方案。
1、对洞口较小的岩溶洞隙,宜采用镶补、嵌塞与跨盖等方法处
理;
2、对洞口较大的岩溶洞隙,宜采用梁、板和拱等结构跨越跨越。
9
f结构应有可靠的支承面。梁式结构在岩石上的支承长度应大于梁高
15倍也可采用浆砌块石等堵塞措施;
3、对于围岩不稳定、风化裂隙破碎的岩体、可采用灌浆加固和
清爆填塞等措施;
4、对规模较大的岩溶洞隙,可采用洞底支撑或调整柱距等方法
处理。
若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岩表面的岩溶地区,应考虑由人工降低地下水引起土洞或地表塌陷的可能性。塌陷区的范围及方向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的观测结果综
f合分析确定。在塌陷范围内不允许采用天然地基。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抽水时,应考虑降水的影响。
(七)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1、杂填土:土层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不能作为基础持
力层。
2、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
红粘土:根据本次勘察中所取的11件原状土样,采用其中的10
件。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
f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对红粘土的各项测试指标进行
的数理成果详见表1,同时参照附表1。
10
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计算表1
土质单参数统变异系数统计修正值参数名称标准值区间值平均值计样数元δψ重力密度γ716618300301767172760978kNm7kgm比重ρ278273279000827590994
饱和度Sr7001796439499952320988孔隙比e101416287127014711290891液限W5857488301977L500230854塑限W3671305001727P320430873塑性指数I2186022471833P179110819液性指数I03402104902867L02700789可塑红含水比W0760690827005707250958粘土
f15900301531667液塑比Ir15560978
内摩擦角φ581702453782度47600819
内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