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本理论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定义及其联系和区别;各种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特征;成本极小化的条件;企业扩展线的概念及其推导;生产理论与消费者理论的比较。二、教学内容:7.1成本的含义会计成本是指在购买生产要素时实际发生的、且高度可见的成本。它包括:使用他人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和奖金,从其他企业购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价值、租用他人拥有的厂房的租金、支付他人资本的利息等等,这些成本被概括为显性成本。经济成本不仅仅包括了显性成本,它还包括了隐性成本。后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但又未被支持报酬的那一部分费用。从以上讨论可知:会计成本显性成本(711)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712)如果有隐性成本的话,经济成本大于会计成本。相应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也不相等。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713)经济利润销售收入经济成本(714)7.2短期成本7.2.1短期总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短期生产函数为:QFL,K0短期成本(TC)就是购买所有生产要素的费用之和,即:TCwLrK0其中w为劳动力价格,r为资本价格。固定成本是指不和产量发生关系的,但又必须支付的成本。通常假定资本是个固定的因素,因此,固定成本(FC)可表示为:FCrK0可变成本是指使用可变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所耗费的成本,换言之,它是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通常假定劳动量是一个可变因素,因此,可变成本(VC)可表示为:ACwL总成本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即:TCVCFCwLRk0(725)从成本与产量Q的关系来看,总成本TC和可变成本VC均是Q的函数,而固定成本FC则不是产量的函数。因此,式(725)又可写成:TCTC(Q)VC(Q)FC(726)TC(Q)和VC(Q)分别代表短期总成本函数和可变成本函数,它们均为产量Q的函数。总成本曲线、可变成本曲线和固定成本曲线的一般形状如图71所示,它们有如下几个特点:(1)固定成本(FC)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表明它与产量水平无关,即dFCdQ0。(2)总成本(TC)曲线和可变成本(VC)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即:dFCQdQ0dVCQDq0。(3)对于任意一个产量水平Q,均有TC(Q)VC(Q)FC,即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处处等于固定成本,或者说,总成本曲线是从可变成本曲线上处处移一个等量的固定成本所推导出来的。TC和VC为二条随产量递增的曲线;为一条水FC平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