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应试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二)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
2
f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自主能力培养也是目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教研组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设计子课题为《自主学习方法探究与指导》和《自主学习与被动式学习的表现与差异》。2、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推进,对自主能力培养进行过程性实践探索,设计子课题为:1)《自主学习与课前预习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2)《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模式构建》3)《自主学习与课后即时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4)《自主学习与课后总结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5)《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6)《自主学习与教学评价》7)《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统计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五、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本课题自2008年5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1年12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0月,规划设计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由迟克晓负责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区、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第二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筹备开题论证会。自课题申请立项之后,课题研究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班会、座谈会、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具体工作如下:1、按照时间表,在老师当中进行了培训。通过教研组的校本培训活动和月工作点评会等,使老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