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f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
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壮观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
赏识学生培植自信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摘自《周宏赏识教育理论》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想,如果我早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学生,他就不会对自己是没有自信和勇气。看来老师不仅要学会去赏识学生,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勇气。多表扬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会中肯地指出孩子身上的缺点,不
要吝啬你的表扬。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在一个亲切的笑容中,一个信任的眼神中,一个鼓励的手势中,一句期望的话语中,把赏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那么赏识的非凡的魅力,就可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革命,使他们让压抑变成开朗,让自卑变成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欣喜地发现自己那么棒,从而变得自信起来,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而获得激发其斗志的力量,去努力探索,积极克服,提升自己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赢得成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