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静力学分析
第2章静力学分析
1.教学目标
教案
7
(1)静力学的研究对象。平衡、刚体和力的概念。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
(2)静力学公理。沿直线分布力的合力。力的分解。力在轴上和在平面上的投影。
力沿直角坐标轴的分解。合力投影定理。力对一点的矩及其矢积表示。
(3)力偶,力偶矩,力偶矩矢。非自由体、约束、约束的基本类型和约束反力。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5)沿直线分布力的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矩
和力偶的概念,力偶的性质。
(6)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线的平移。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
一点简化。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力系简化的各种结果。合力矩定理。
(7)沿直线分布的平行分布力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的各种
形式。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物
体系统的平衡。外力和内力。
(8)摩擦现象。滑动摩擦定律。摩擦系数和摩擦角。自锁现象。有摩擦时物体和物
体系统的平衡。平衡的临界状态和平衡范围。
(9)铰链类型约束的性质及其约束反力的画法,物体系统中各个物体及其整体的受
力分析。力矩与力偶的本质差别。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f第2章静力学分析
教案
8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能熟练地计算力在轴上的投影。
(2)会应用平面沁交力系的平衡条件解物体的平衡问题。
(3)掌握静力学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作业的基本格式。
难点:
(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的简化和简化结果的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
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摩擦角,有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2)掌握主矢和主矩的概念,物体系统的平衡。滑动摩擦力的确定,两类摩擦问题
的解法。构件与零件的区别,三力平衡汇交定理。3.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实物4讲授学时20学时
2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211力与力系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或者使物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内效应。
2力的三要素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和作用点的位置,这三个因素就称为力的三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个,也就改变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例如:用扳手拧螺母时,作用在扳手上
f第2章静力学分析
教案
9
的力,因大小不同,或方向不同,或作用点不同,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