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作用,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其次,学期之初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推介给学生,每学期1~2部为宜,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再次,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
f上是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第四,还要讲求一些方法和操作步骤等,调动一切切有利因素为名著的学习与阅读服务。作为自由阅读的篇目,但学生一旦选定篇目,就定下来不许改变,坚持读完整的一部,老师记录学生选定的篇目,并在每次自由阅读时记录学生阅读的进度(页数),以此督促阅读。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还举办一系列活动。一是成立图书角,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学校交换阅读,设立专人负责,肩负保管和登记借阅情况。二是举办课前活动,有“我向同学推荐一本书”“美文欣赏”“格言推荐与创作”等。如“美文欣赏”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按学号上台推荐,大声朗读给同学,并作简短发言,言明推荐的理由,学生则在笔记本上写上推荐篇目的名字,听完以后按既定标准打分,最后一轮推荐过后,评选出最佳推荐者。所有推荐的篇目都上交,装订成册,由学生设计封面,教师书写活动序言。一本学生推荐而产生的“读者”诞生了。教材中每部书前的“导读”,教师宜作适当补充。关于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开交流会的形式让大家相互交流、激活。教师主要补充、指导学生如何自我管理、监控,如何写思考性、研究性文章,或提供相关信息,解答阅读时的困惑。教师的导读还应包括对“思考与探究”的引申和点拨。要想真正让学生的阅读长期化,还必须有一个大环境,那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引导,期望有一天书香飘满校园。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初步设想和做法,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r